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,1973年余姚境内发掘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时发现杨梅属花粉,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。
该属有50多个种,中国已知的有杨梅、白杨梅、毛杨梅、青杨梅和矮杨梅,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。
杨梅枝繁叶茂,树冠圆整,初夏又有红果累累,十分可爱,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。
孤植、丛植于草坪、庭院,或列植于路边都很合适;若采用密植方式来分隔空间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。
经济用途果味酸甜适中,既可直接食用,又可加工成杨梅干、酱、蜜饯等,还可酿酒,有止渴、生津、助消化等功能。
- 杨梅
- Myrica rubra (Lour.) S. et Zucc.
- 圣生梅、白蒂梅、树梅
- 植物界
- 被子植物门
- 木兰纲(双子叶植物纲)
- 原始花被亚纲
- 杨梅目
- 杨梅科
- 杨梅属
- 杨梅(M. rubra)
- 中国华东和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
- 低山丘陵向陽山坡或山谷中
- 陆生植物
- 常绿乔木
- 耐阴果树
- 1000毫米以上
- 均气温15~21℃
- 喜酸性土壤
- 海拔125-1500米
- 生食,可加工成杨梅干、酱、蜜饯
- 止渴、生津、助消化等功能
- 化妆品的添加剂,可酿酒
- 用作赤褐色染料,医药上的收敛剂
- 无毒
- 誉为“绿色企业”和“摇钱树”
- 中国浙江余姚
目录
- 1 形态特征
- 2 生长环境
- 3 分布范围
- 4 主要价值
- ▪ 营养价值
- ▪ 经济价值
- ▪ 药用价值
- 5 栽培技术
- ▪ 杨梅品种
- ▪ 育苗技术
- ▪ 建园技术
- ▪ 栽培技术
- ▪ 病害防治
- ▪ 病虫防治
- 6 植物文化
- ▪ 故事
- ▪ 诗词
形态特征编辑
树干常绿乔木,高可达15米以上,胸径达60余厘米;树皮灰色,老时纵向浅裂;树冠圆球形。小枝及芽无毛,皮孔通常少而不显著,幼嫩时仅被圆形而盾状着生的腺体。
叶叶革质,无毛,生存至2年脱落,常密集于小枝上端部分;多生于萌发条上者为长椭圆状或楔状披针形,长达16厘米以上,顶端渐尖或急尖,边缘中部以上具稀疏的锐锯齿,中部以下常为全缘,基部楔形;生于孕性枝上者为楔状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,长5-14厘米,宽1-4厘米,顶端圆钝或具短尖至急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偶有在中部以上具少数锐锯齿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浅绿色,无毛,仅被有稀疏的金黄色腺体,干燥后中脉及侧脉在上下两面均显著,在下面更为隆起;叶柄长2-10毫米。
花蕊花雌雄异株。
雄花序单独或数条丛生于叶腋,圆柱状,长1-3厘米,通常不分枝呈单穗状,稀在基部有不显著的极短分枝现象,基部的苞片不孕,孕性苞片近圆形,全缘,背面无毛,仅被有腺体,长约1毫米,每苞片腋内生1雄花。
雄花具2-4枚卵形小苞片及4-6枚雄蕊;花药椭圆形,暗红色,无毛。
雌花序常单生于叶腋,较雄花序短而细瘦,长5-15毫米,苞片和雄花的苞片相似,密接而成覆瓦状排列,每苞片腋内生1雌花。
雌花通常杨梅具4枚卵形小苞片;子房卵形,极小,无毛,顶端极短的花柱及2鲜红色的细长的柱头,其内侧为具乳头状凸起杨梅花的柱头面。
每一雌花序仅上端1(稀2)雌花能发育成果实。
果实核果球状,外表面具乳头状凸起,径1-1.5厘米,栽培品种可达3厘米左右,外果皮肉质,多汁液及树脂,味酸甜,成熟时深红色或紫红色;核常为阔椭圆形或圆卵形,略成压扁状,长1-1.5厘米,宽1-1.2厘米,内果皮极硬,木质。
4月开花,6-7月果实成熟。
生长环境编辑
杨梅,喜酸性土壤,原产中国温带、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海拔125-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,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、海南岛以北,即北纬20度至31度之间,与柑桔、枇杷、茶树、毛竹等分布相仿,但其抗寒能力比柑桔、枇杷强。。
[1]
分布范围编辑
杨梅在中国分布的省份有云南、贵州、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湖南、广西、江西、四川、安徽、台湾等,国外,如日本和韩国有少量栽培,东南亚各国,如印度、缅甸、越南、菲律宾等国也有分布。[